近日,博彩导航 2020级内科学专业硕士生邓凯莉,作为第一作者在在《J Control Release》(中科院双一区TOP期刊,IF: 10.8)杂志发表了题为《Chemo-photothermal nanoplatform with diselenide as the key for ferroptosis in colorectal cancer(以二硒键为核心的光-热响应型纳米药物通过铁死亡治疗结直肠癌)》的研究论著。该论文的主要通讯作者为其导师——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周玉平博士,共同通讯作者为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叶国良主任医师、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院与法医学院谢娜副研究员。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为四川大学田海隆博士研究生。此外,该研究还得到了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黄灿华教授的指导。
该研究设计了一种新型载喜树碱纳米颗粒,以提高其抗结直肠癌(CRC)的疗效,并基于诱导铁死亡联合光热治疗的途径阐述了其作用机制,为中晚期CRC的治疗提供了新策略。结直肠癌(CRC)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各类肿瘤中均居第3位,且年轻化趋势日益明显,对于无法手术治疗的晚期CRC患者,分子靶向化疗是一种新兴疗法。喜树碱(CPT)是美国FDA批准的抗癌药物之一,但其水溶性差、生物相容性低、在肿瘤部位的滞留时间短以及非靶向药物存在的全身毒性等缺陷限制了其应用,该研究借助一种新型光敏剂新吲哚菁绿IR820制备了一种新型载喜树碱纳米颗粒,克服了其固有缺陷,实现了药物的靶向输送和可控释放,并实现了光热治疗-化疗的多功能协同作用,体内外实验验证了其临床疗效显著,且体内安全性良好。
光-热响应型载喜树碱纳米药物通过铁死亡途径抑制结直肠癌进展示意图
该研究得到宁波市医疗卫生高端团队重大攻坚项目(No. 2023020612)、省市共建医学重点学科(2022-S04)、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LTGD23C040008、LBY23H200006)等基金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