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彩导航

博彩导航
宁波大学 主任信箱 ENGLISH
科学研究
关于组织申报202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的通知
2025-03-10  
 


各有关单位:

根据教育部社科发布的《关于202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教社科司函〔20253号),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以及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根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教社科〔2006〕2号),现将我校202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内容

本次项目申报不设申报指南(专项任务项目除外),申请人根据自身的研究基础和学术特长,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价值取向、研究导向,认真凝练、自行拟定研究课题。研究课题名称应表述规范、准确、简洁。

1.项目类别及资助额度

项目研究期限为3年,具体类别分为:(1)规划基金项目,资助经费不超过10万元;(2)青年基金项目,资助经费不超过8万元;(3)自筹经费项目,经费由申请人从校外有关部门或企事业单位自筹,自筹经费不低于8万元;(4)专项任务项目,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专项、高校辅导员研究专项,具体申报通知将另行发布。

2.项目申报学科范围

根据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9年公布的《学科分类与代码》和高校的实际情况,本次项目申报的学科范围包括: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哲学;逻辑学;宗教学;语言学;中国文学;外国文学;艺术学;历史学;考古学;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民族学与文化学;新闻学与传播学;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统计学;港澳台问题研究;国际问题研究;交叉学科/综合研究。

二、申报条件

1.本次项目限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申报。

2.申请人须为在编在岗教师,能够实际承担、组织研究工作;每个申请人限报1项,所列课题组成员必须征得其本人同意,否则视为违规申报。

3.申请人除符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外,还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规划基金项目申请人应具有高级职称(含副高);

2)青年基金项目申请人应具有博士学位或中级以上(含中级)职称,年龄不超过40周岁(1985年1月1日以后出生);

3)自筹经费项目申请人,须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申请评审书》(以下简称《申请评审书》)“其他来源经费”栏填写经费,并上传学校财务处提供的委托研究单位经费到账凭证或银行回单等证明材料。

4.有以下情况之一者不得申报本次项目:

1)在研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各类项目负责人;

2)所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三年内因各种原因被终止者,五年内因各种原因被撤销者;

3)在研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各类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类项目负责人;

4)202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申请人;

(5)连续两年(指2023、2024年度)申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未获资助的申请人。

三、申报办法

1.本次项目采取网上申报方式。教育部社科司主页(//www.moe.gov.cn/s78/A1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平台•申报系统(以下简称申报系统)为本次申报的唯一网络平台,网络申报办法及流程以该系统为准。

2.自2025年2月28日开始受理项目网上申报。申请人可登录申报系统下载2025版《申请评审书》,按申报系统提示说明及填表要求填写。填写完毕后,请将《申请评审书》电子版发送至学院科研秘书作资格和形式等审查,学院审核通过后方可上传系统,未经审核,恕不予受理

3.申请书封面——学校代码是11646。

四、其他要求

1.请各单位对教育部项目给予高度重视,切实承担管理审核责任,把好政治方向关和学术质量关,认真组织、精心策划,科研秘书与分管领导对提交教育部的材料认真审查,确保填报信息的准确、真实。具体审核要点请详见附件1。

2.申请人应认真阅研申报要求及以往立项情况,切实提高申报质量,避免重复申报。在填写《申请评审书》前,请仔细阅读填表说明和《202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申报常见问题释疑》(附件2)。

3.申请人应如实填报材料,确保无知识产权争议。凡存在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等行为的,一经发现查实,取消三年申报资格和立项资格。

4.本次项目评审采取匿名方式。为保证评审的公平公正,《申请评审书》B表中不得出现申请人姓名、所在学校等有关信息,否则按作废处理

5.项目经费按照《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财教〔2021〕285号)(附件4))使用和管理,需按照研究实际需要和资金开支范围,科学合理、实事求是按年度编制项目预算。经费需要足额预算,规划基金项目10万(直接经费为6万,间接经费为4万),青年基金项目8万(直接经费为4.8万,间接经费为3.2万)。对纯理论基础研究项目间接经费比例可列支总经费的60%。

五、提交材料和截至时间

1.待学校系统审核通过后,申报者需提交一份由本人和课题组成员签字、学院审核盖章的《申请评审书》(A4打印,左侧装订),纸质版需与上传系统的电子版保持一致。电子版请发送至邮箱[email protected]

2.学院请提交审核盖章的项目汇总一览表(附件3)。

3.本次申报学校受理时间截至2025年3月24日。

人文社科处联系人:刘驰  联系电话:87600952、683465(短号)  邮箱:[email protected]

博彩导航 科学研究与对外交流部联系人:王媛媛、林盛杰  电话:87602312  邮箱:[email protected]

科学研究与对外交流部

2025年3月10日


科学研究
通知公告 科研项目 科研成果 科研平台 科研团队 学术交流 地方服务 制度流程 相关下载
关于组织申报202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的通知
编辑:发布时间:2025-03-10


各有关单位:

根据教育部社科发布的《关于202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教社科司函〔20253号),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以及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根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教社科〔2006〕2号),现将我校202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内容

本次项目申报不设申报指南(专项任务项目除外),申请人根据自身的研究基础和学术特长,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价值取向、研究导向,认真凝练、自行拟定研究课题。研究课题名称应表述规范、准确、简洁。

1.项目类别及资助额度

项目研究期限为3年,具体类别分为:(1)规划基金项目,资助经费不超过10万元;(2)青年基金项目,资助经费不超过8万元;(3)自筹经费项目,经费由申请人从校外有关部门或企事业单位自筹,自筹经费不低于8万元;(4)专项任务项目,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专项、高校辅导员研究专项,具体申报通知将另行发布。

2.项目申报学科范围

根据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9年公布的《学科分类与代码》和高校的实际情况,本次项目申报的学科范围包括: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哲学;逻辑学;宗教学;语言学;中国文学;外国文学;艺术学;历史学;考古学;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民族学与文化学;新闻学与传播学;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统计学;港澳台问题研究;国际问题研究;交叉学科/综合研究。

二、申报条件

1.本次项目限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申报。

2.申请人须为在编在岗教师,能够实际承担、组织研究工作;每个申请人限报1项,所列课题组成员必须征得其本人同意,否则视为违规申报。

3.申请人除符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外,还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规划基金项目申请人应具有高级职称(含副高);

2)青年基金项目申请人应具有博士学位或中级以上(含中级)职称,年龄不超过40周岁(1985年1月1日以后出生);

3)自筹经费项目申请人,须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申请评审书》(以下简称《申请评审书》)“其他来源经费”栏填写经费,并上传学校财务处提供的委托研究单位经费到账凭证或银行回单等证明材料。

4.有以下情况之一者不得申报本次项目:

1)在研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各类项目负责人;

2)所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三年内因各种原因被终止者,五年内因各种原因被撤销者;

3)在研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各类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类项目负责人;

4)202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申请人;

(5)连续两年(指2023、2024年度)申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未获资助的申请人。

三、申报办法

1.本次项目采取网上申报方式。教育部社科司主页(//www.moe.gov.cn/s78/A1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平台•申报系统(以下简称申报系统)为本次申报的唯一网络平台,网络申报办法及流程以该系统为准。

2.自2025年2月28日开始受理项目网上申报。申请人可登录申报系统下载2025版《申请评审书》,按申报系统提示说明及填表要求填写。填写完毕后,请将《申请评审书》电子版发送至学院科研秘书作资格和形式等审查,学院审核通过后方可上传系统,未经审核,恕不予受理

3.申请书封面——学校代码是11646。

四、其他要求

1.请各单位对教育部项目给予高度重视,切实承担管理审核责任,把好政治方向关和学术质量关,认真组织、精心策划,科研秘书与分管领导对提交教育部的材料认真审查,确保填报信息的准确、真实。具体审核要点请详见附件1。

2.申请人应认真阅研申报要求及以往立项情况,切实提高申报质量,避免重复申报。在填写《申请评审书》前,请仔细阅读填表说明和《202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申报常见问题释疑》(附件2)。

3.申请人应如实填报材料,确保无知识产权争议。凡存在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等行为的,一经发现查实,取消三年申报资格和立项资格。

4.本次项目评审采取匿名方式。为保证评审的公平公正,《申请评审书》B表中不得出现申请人姓名、所在学校等有关信息,否则按作废处理

5.项目经费按照《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财教〔2021〕285号)(附件4))使用和管理,需按照研究实际需要和资金开支范围,科学合理、实事求是按年度编制项目预算。经费需要足额预算,规划基金项目10万(直接经费为6万,间接经费为4万),青年基金项目8万(直接经费为4.8万,间接经费为3.2万)。对纯理论基础研究项目间接经费比例可列支总经费的60%。

五、提交材料和截至时间

1.待学校系统审核通过后,申报者需提交一份由本人和课题组成员签字、学院审核盖章的《申请评审书》(A4打印,左侧装订),纸质版需与上传系统的电子版保持一致。电子版请发送至邮箱[email protected]

2.学院请提交审核盖章的项目汇总一览表(附件3)。

3.本次申报学校受理时间截至2025年3月24日。

人文社科处联系人:刘驰  联系电话:87600952、683465(短号)  邮箱:[email protected]

博彩导航 科学研究与对外交流部联系人:王媛媛、林盛杰  电话:87602312  邮箱:[email protected]

科学研究与对外交流部

2025年3月10日


附件: 附件1:《申请评审书》审核要点.docx 附件2:2025 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申报常见问题释疑.pdf 附件3:202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申报汇总表.xls 附件4:《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财教〔2021〕285号).doc
快速入口  SHORTC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