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激发广大青年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创新能力,促进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紧密结合,形成探寻真理、立足实践、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学生科技创新氛围,不断提高我校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整体水平,拟在首批创新团队的基础上再次建立一批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现就申报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对象
在学术研究、科技竞赛、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或显示较大潜力的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原则上每个创新团队不多于10人。申报的团队应具有以下基本条件:
1.具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和成果培养计划。每个创新团队需要依托一个或多个学科,具有开展研究的科研基础和实验条件;具有两年内的工作开展计划,明确可培育的研究成果及时间进度。
2.团队成员构成合理。团队以具有较强创新创业意识及能力的本专科学生为主体,其中负责人必须为本科生,且本科生人数不得少于五人;保证延续性,建议团队形成年级梯度;鼓励跨学科组队,根据研究需求,吸纳不同专业学生形成优势互补的团队;团队工作的不同阶段,鼓励人员更新,为团队将创新成果转化为创业实践储备人才。
3.具有结构合理的指导教师团队。每个创新团队具有1-3名指导教师,建议以具有良好学术研究水平的中青年教师或教师团队为主;鼓励导师学科背景的多样化;鼓励邀请校外专家学者、企业家、风险投资人担任指导教师。
二、相关政策保障
1.项目保障。团队建设将配套一项2016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支持。后续根据团队研究情况,将重点考虑配套学校级、省级学生科研项目。
2.经费保障。团队确立并通过年度考核后,学校将给予适当的经费支持。
3.交流保障。学校将组织团队成员赴国内知名大学进行校际学术交流;团队形成高级别、有影响力成果后,学校将优先考虑团队成员参与国内外相关学术会议或境内外交流互访活动。
4.场地支持。学校将为创新团队提供学术交流场所。
5.政策保障。团队取得科研成果后,团队师生将按照学校相关文件进行奖励。
三、团队建设要求
1.取得标志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至少取得“挑战杯”或“创青春”竞赛省级二等奖以上奖项一项。同时还需要获得以下成果之一,获得学校认可的A/B类竞赛省级以上奖项;以本科生为第一作者完成B类以上理工科论文或二级以上核心期刊社会哲学类论文;以本科生为第一发明人完成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成果转化为实际产品并产生经济效益;获准动植物与微生物新品种等。
2.进行定期交流。由学校组织创新团队以研究类别为区分,每月进行一次学术沙龙,互相交流研究成果及阶段性任务完成情况。所有创新团队,每学期进行一次学术汇报,开展横向学术交流。
3.积极参加学校重要活动。创新团队应积极参加由学校组织的国家、省、市组织的重要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扩大团队影响力,增进创新交流,提升团队建设质量。
4.积极开展校地合作。创新团队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服务地方发展需求,立足实际,投身实践,运用专业知识和技术解决现实问题。
四、其他
1.建设周期。创新团队每年选拔一次。
2.选拔程序。团队填写申报书并按时上报;经资格审查后,由学校邀请校外资深行业及领域内的专家进行评审,以评审结果为依据,确定拟建设团队;拟建设团队经校内公示无异议后,确定为创新团队。
3.评审原则。以团队申报书内容为主要依据,考察团队的基本情况,如成员构成、师资配备、资源保障等;考察团队计划的科学性,如可行性、先进性、创新性、实用性等;考察团队研究的效益,如成果培育、经济社会效益等。
五、申报工作安排
1. 各学院可根据学院实际情况,原则上在院内优推荐不超过3支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挑战杯”国赛获奖团队指导老师可在学院名额外单独申报,于4月24日(星期天)前将各团队填写的《宁波大学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申报表》(见附件1)及学院团队汇总表一式三份上交到学院学工办,同时将电子版发送至指定邮箱[email protected]。
2. 学校将于5月初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评审,根据评选情况依次确定为学生“科技创新团队”。
其他未尽事项,请联系团委,联 系 人:姚小斌(614849 )
附件:《宁波大学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申报表》
医学院学生科研管理办公室
2016年4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