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疫情影响,为尽量减轻疫情对同等学力研究生教学的影响,根据学校“关于做好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医学院实际,对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的同等学力研究生教学工作做如下安排:
一、成立“医学院疫情期间同等学力研究生在线课程保障支撑小组”
组长:刘昱
成员:赵基源、张莉娜、卓仁杰、赵晶、季存蕊
工作职责:指导、协助和保障任课教师完成网上教学
二、课程教学
同等学力研究生课程教学安排如下:
公共学位课《英语2》和《自然辩证法》优先线上教学,并于5月9日开课(上课时间安排已更新挂院网,并提前通知到学生和任课老师,详见附件1和附件2)。贯彻教育部“延迟开学期间停课不停学”的工作要求,根据医学院实际并征求任课教师意见后对本学期所有同等学力硕士的研究生课程教学安排做如下调整:
同等学力研究生课程在线教学预案汇总表
课号 |
课名 |
班级名称 |
主讲教师 |
课程QQ群号 |
在线教学平台名称 |
在线开课方式 |
修课人数 |
备注 |
0021008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2019级在职专硕班 |
解红晖 |
1049563453 |
钉钉 |
录播+直播 |
203 |
|
0021008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2019级医院管理+在职学硕班 |
解红晖 |
781341181 |
钉钉 |
录播+直播 |
35 |
|
0021005 |
英语2 |
2019级医院管理+在职学硕班 |
杨新亮 |
781341181 |
超星+QQ群 第一外国语英语 |
辅导+自主学习 |
35 |
|
1835010 |
肿瘤学 |
2019级在职学硕班 |
郭俊明 |
1047951395 |
QQ群+学习通 |
讲授辅导+自主学习+平台签到+完成作业 |
29 |
|
1833002 |
高级生物统计学 |
2019级在职学硕班 |
张启华 |
781341181 |
钉钉 |
录播 |
29 |
|
1835041 |
医疗信息管理 |
2019级医院管理班 |
孙向东 |
383934279 |
钉钉 |
辅导+自主学习 |
7 |
|
1835042 |
社会医学 |
2019级医院管理班 |
韩丽媛 |
383934279 |
中国大学慕课 |
微信授课 |
7 |
|
1835003 |
医学文献检索 | 2019级在职学硕班 |
杨丹婷 |
781341181 |
中国大学慕课+QQ群 |
辅导+自主学习 |
29 |
|
1835044 |
医疗机构绩效管理 |
2019级医院管理班 |
麦一峰 |
383934279 |
钉钉 |
辅导+自主学习 |
7 |
|
1835043 |
医疗机构人力资源管理 |
2019级医院管理班 |
麦一峰 |
383934279 |
钉钉 |
辅导+自主学习 |
7 |
|
1835046 |
医疗安全与医院媒体应对 |
2019级医院管理班 |
汪闻夕 |
383934279 |
钉钉 |
辅导+自主学习 |
7 |
|
1843003 |
临床科研基础 |
2019级在职专硕班 |
张莉娜 |
1049563453 |
QQ群 | 辅导+自主学习 |
203 |
|
1835002 |
科研设计及论文写作 |
2019级在职学硕班 |
张莉娜 |
781341181 |
QQ群 | 辅导+自主学习 |
29 |
|
1843005 |
临床医学进展 |
2019级在职专硕班 |
李宏 |
1049563453 |
钉钉 |
讲授+辅导 |
203 |
|
0029001 |
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调研+报告) |
2019级全体同等学力 |
翟清旭 |
543095287 |
QQ群 | 教师指导+问卷调研活动等方式 |
240 |
备注:在职学硕班的《肿瘤学》使用的是宁波大学自己的网络教学平台(study.bctuijian.com),使用学校统一身份认证方式登录,使用帮助见//study.bctuijian.com/portal;学生需要在平台签到和完成作业,在线上课部分,老师会使用QQ或者钉钉进行。医院管理班的《社会医学》和在职学硕班的《医学文献检索》使用的平台是爱课程(中国大学MOOC),平台链接地址www.icourse163.org。
三、课程平时成绩的认定
若课程需要认定平时成绩,任课教师需根据线上教学的特点事先制定方案,并于课程开始就告知学生。如一门课程存在多个平行班的又由不同教师主讲的,要求事先沟通尽量以相同方式开展教学。
任课教师应强化网络课堂管理,执行在线点名制度,并及时报送缺课学生名单;关注研究生的学习进度,组织好在线研讨、答疑等活动,确保教学形式改变、学习效果不变。
四、导师指导工作
要求各位导师关心同等学力研究生身心健康情况、并依研究生所处学习阶段,积极思考,精心设计,通过远程通讯指导方式有效地指导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和职业实践能力的提升,每周确保不少于2次与研究生进行线上指导。对研一的研究生,重点应结合课程学习重点开展反思和质疑能力培养和塑造;对研二、研三学生,应结合研究方向和学位论文进展的情况,重点加强学位论文的研究和全面修改、完善,切实提升研究生学术研究能力。
五、其他工作
同等学力研究生教学培养相关的其他工作(毕业、学位授予等)将按照校研究生院的相关通知精神落实和执行。
医学院学科与科研办
2020年5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