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相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推进《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落实,以命题创新和考试评价改革为抓手,全面推动医学育人方式、评价模式、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由中国医学教育题库院校联盟、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主办,中国医科大学承办,于2023年11月启动首届中国医学教育题库命题创新大赛,并于2024年10月圆满落幕,大赛获得参赛院校、选手与评审专家的高度肯定。在总结首届大赛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中国医学教育题库院校联盟、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决定于2024年10月启动第二届中国医学教育题库命题创新大赛(以下简称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举办单位
主办单位:中国医学教育题库院校联盟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
中国医科大学
二、大赛宗旨
评学融合——深化医学教育教学评价改革,全面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
三、大赛目标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加快落实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切实推进医学考试命题创新,提升教师命题及评价应用能力,推进医学教育高质量发展。
四、参赛对象
(一)参赛队伍要求
全国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含军队院校)临床医学相关专业在职教师,以个人或团队形式参赛均可,若以团队形式参赛,团队成员包括1名主讲教师(现场评审阶段主讲汇报)和不超过4名团队教师。
(二)参赛课程要求
临床医学相关专业(包括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眼视光医学、精神医学、放射医学、儿科学等)本科培养方案中设置的课程(不含通识课),课程设置标准符合临床医学专业认证要求。
(三)参赛名额限制
每所院校报名参赛队伍(含个人和团队)不超过5个,且课程不重复。
五、大赛内容
(一)学科命题方案设计:依据教学对象、教学大纲和教学实施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命题方案。
(二)试题设计及试卷:根据上述命题方案命制试题或选择已有试题。
(三)考试分析及教学反馈:在正式考试中采用上述命制试卷进行考试,并对考试结果进行分析,包括成绩分析、答题分析和教学分析等。
(四)汇报答辩:讲解命题方案特点、试题命制思路、考试结果分析及针对性的教学反馈措施等创新内容。
六、赛制
大赛采用二级赛制(网络评审和现场评审两个阶段),校赛由各高校自主组织实施。
(一)校赛
各高校可参考全国赛赛制自主制定校赛方案,在全国赛报名之前完成校赛,选拔并推荐参加全国赛的队伍。全国赛报名拟定于2025年3—4月,拟定于2025年5—6月进行网络评审,拟定于2025年8—9月在北京举办现场评审,具体时间和相关事项另行通知。
(二)全国赛
全国赛分为网络评审和现场评审两个阶段。
1.第一阶段:网络评审
根据网络评审成绩(评分标准见附件1)由高到低排名,组委会和评审专家组依据参赛情况划定现场评审入围分数线,入围的参赛教师进入第二阶段即现场评审阶段。网络材料评审得分将计入决赛总成绩,占决赛总成绩的50%。
网络材料评审阶段,参赛选手需要提交:
(1)试卷1套,新编原创性题目不少于20道,全部试题不存在版权问题。新编原创性试题需在试卷中标注,并以文档形式单独提供。
(2)该套试卷的命题方案(命题方案模板见附件2)。
(3)该套试卷测试后的分析报告一份。该试卷需经过不少于30名测试对象(该课程上课学生参加考试)测试。根据测试结果组织考试分析报告,报告中需包含的内容有:
1)基本数据。包括:测试成绩分布情况(平均分、分数中位数、标准差、成绩分布曲线)、各测试试题难度及区分度、试题特征曲线、测试试卷的“四度”(难度、区分度、信度、效度),也可以增加个性化分析内容(考试结果分析数据样例见附件3)。
2)试题分析。选择该试卷新编原创试题中不超过5道的典型试题(至少有1道选择题),进行针对性的试题分析(典型试题分析表格式见附件4)。
3)个人对试卷设计的总体评价和对于试题设计、试卷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环节等计划的改进措施。
大赛期间,除命题方案、报名表外,其余材料和汇报课件中不得出现参赛教师姓名及所在单位等相关个人信息,具体报名方式和材料提交方式另行通知。
2.第二阶段:现场评审
内容为命题创新设计汇报和答辩(评分标准见附件5)。
现场评审阶段,由“介绍命题方案”“阐述试题设计思路”“解读试卷分析报告”三个环节组成。
(1)介绍命题方案。本环节中,须介绍参赛人所在院校对命题对象的培养目标、本课程/章节的教学目标、本课程/章节教学大纲要求;本套试卷的总体命题设计思路、试卷中试题覆盖教学大纲情况、所考查的知识点构成、试题难度构成情况、试卷总体的预估难度。
(2)阐述试题设计思路。选手从前期提交的试卷中自选2道原创试题,依次阐述试题的设计思路,客观题需包含题干和选项设计,主观题需包含题干和答案设计。(例如:题干和选项设计是否符合选择题设计原则;学生从阅读试题的题干信息到得出答案需要经过的思维路径,题目中涉及并需要综合应用的学科知识点等。)
(3)解读试卷分析报告。选手在比赛现场对提交的试卷分析报告进行现场解读和分析,并针对该试题分析报告中所提供的信息从教学、考核等角度提出反馈及改进建议。
3.总成绩计分规则
网络评审成绩占总成绩的50%,现场评审成绩占总成绩的50%。依据上述规则计算两部分成绩总得分,由高到低进行排序评奖。
4.评审专家组成
由中国医学教育题库院校联盟秘书处和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负责遴选网络评审和现场评审专家。
七、时间安排
2024年10月,第二届大赛启动;
2025年3—4月,报名及提交参赛材料(具体方式另行通知);
2025年5—6月,开展网络评审;
2025年8—9月,开展现场评审并举办大赛证书颁发仪式。
八、奖项设置
全国赛设个人(团队)奖与优秀组织奖。
(一)个人(团队)奖
1.特、一、二、三等奖
按组别分设特、一、二、三等奖,比例分别为入围现场评审阶段队伍的6%、20%、30%、44%(具体根据入围队伍数量确定)。
2.优秀奖
网络评审阶段数量的25%授予“优秀奖”。
九、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周老师,87600756,[email protected]
博彩导航 本科生教育中心
2024年12月31日